
製鉋匠師的工作椅
一張工作椅一世工作情
製鉋匠師必備工作夥伴
馬椅、大鎚、平頭鎚、尖尾鎚
馬椅、大鎚、平頭鎚、尖尾鎚
作椅(馬椅)
作椅,顧名思義即”工作椅“,製鉋匠師所有工作時間的夥伴~作椅(馬椅)。台灣沿海一帶居民多數自中國移民 ,沿襲祖先留下生活及文化。傳統木工施作方式也承襲漢式木作方式,鋸、鑿、刨都在一張長作椅上完成。
早期製作鉋刀除了刀刃研磨之外,製鉋過程的鋸、鑿、修、刨也都在一張“作椅”上完成。因工作時採跨坐坐姿,就像騎馬姿勢,所以又稱“馬椅”。
這座馬椅是臻闆娘的父親~鹿港司陳瑞華師傅,民國65年(1976年)創業時製作的第一張工作椅,距今有四十年之久。
工作椅

#鹿港司的馬椅
這是鹿港司 陳瑞華師傅成立工廠創業的第一座“馬椅”!
歷經半世紀的歲月,
椅面留下一鑿又一鑿製鉋的痕跡;
一道又一道施作刻痕。
椅身隨著表面整平,而逐漸變薄。
馬椅側面還留著房客~雞母蟲啃食的軌跡
即使主人已消逝,但精神永流傳!
尖尾鎚、平頭鎚、大鎚
#製鉋匠師的三把鎚伴隨製鉋匠師的三把鎚尖尾鎚、平頭鎚、大鎚。
大鎚,約3 磅重:用來鑿膛口,在沒有機械年代,重磅級的大鎚是鑿開堅硬校欑木膛口的省力工具。
大鎚雖重,但錘在厚鑿輔助鑿膛相對省力。
平頭鎚,約2磅:粗鑿開膛之後,使用平頭鎚繼續鑿膛口,直到完成膛口雛型。
尖尾鎚,調整鉋刀進退刀或一般用途。
大鎚、平頭鎚、尖尾鎚是製鉋匠師工作的標配。





作椅前兩根"止柱"可依工作需求,調整上升或下降。


製鉋匠師必備的鐵鎚
左上:大鎚
右上:平頭鎚
下:尖尾鎚

作椅側身的蛀孔,是寄居在作椅中雞母蟲啃食的傑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