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go圖片

戰後年代鉋刀產業發展 I

聽說...當時會做鉋刀的都賺翻了~~~ 

戰後,百廢待舉。
農業社會的復建工程,除了需要大量人力之外,還需要大量鋸、鑿、鉋、鎚、刀等工具,當時工具生產成了炙手可熱的行業。
 
  •  

鉋刀產業蓬勃期~

戰後年代:

臺灣歷經戰爭洗禮,街屋斷垣殘壁,百廢待舉。

日治時期,雖然日人積極建設臺灣,也引進新式機械取代人力,但是當時尚未普及就爆發戰爭,所以臺灣戰後的復建過程,還是以人力為主,相對手作工具需求大增。

戰爭造成物資匱乏,在上一篇「日治時期鉋刀產業發展」中提到,日治時期末,日方為了掌控物資(鐵材),所以將鉋刀產業與打鐵業強力介入統治管理(西元1944年)。不到兩年的時間,戰爭結束了,一切歸零,原本穩定發展的鉋刀產業,從頭來過。

人,只要活著都有機會,擁有一技之長,不管到哪裡都能生存。

日治時期,小小的鹿港地區,檯面上鉋刀工廠已有五家,檯面下以個人工作室進行製作則沒有統計數字。因為鉋刀製作的工資高出一般技術,所以日治時期中、後期投入鉋刀產業的人員逐漸增多。然而僧多粥少,鉋刀製作技術人員逐漸飽和,有些鉋刀師傅在日治時期末期,便開始往鹿港地區以外的地方探路,謀求生計。(註一)

戰爭結束後(西元1945年),臺灣投入復建工程,木工部分需要鉋、鑿、鋸、刀...等各類型工具的注入。鉋刀工廠紛紛重拾工具,上生產線打造鉋刀,供應市場需求。

經過戰爭摧殘,鉋刀產業重新洗牌,「協德」因兩個兒子在戰爭期間雙亡,戰後回到鹿港,不再從事鉋刀生產,只有單純販售五金工具。「清記」,則沒有任何訊息。「啟記」(陳杏仁)、「慶益」(吳慶棋)除了一樣生產鉋刀外,戰後又增加打鐵爐具,增加打鐵作業,自行生產刀具,除了供應本身需求的鉋刀刃,也生產鑿刀、鐵鎚。「日興」三位合夥人,戰後許方遷往台南開設「南方工具店」,鄭平前往台北開設「福興工具店」,原本鹿港「日興」由許克繼續經營。

在戰後復建時期,大家拿起「家私」,重建家園。

戰爭過後,沒有工具怎麼辦?

去打鐵鋪訂購,去鉋刀廠、工具店購買!

總之,想辦法拿到工具,有工具才有工作機會,有工作機會才能謀得生計。

老司回憶:「啟記」生產的鉋刀製工嚴謹,許多木工師傅,為了購得當天生產完成的工具,早早就到鉋刀工廠外面排隊等待,當鉋刀完工後,大家蜂擁而上搶成一團(管你什麼排隊、先來後到,先搶到再說,這是明天的生計啊~),還有人為了爭奪鉋刀大打出手.(戰況夠激烈吧!)

鉋刀師傅通常早上天一亮就到工廠開始工作,下午完成當天製作的工具。那個年代,沒有機械輔助,從一長條木料裁切開始,刨除粗糙表面、修光、畫線、鑿膛口、修膛口、合刀刃到鉋刀完成,完全手工製作。

由於鉋刀需求量大,而且成立鉋刀工廠門檻不高,許多鉋刀師傅學成之後,在自家成立小型工廠,替不同工廠代工生產(可不受時間及工作量限制)。資金雄厚者,不只生產鉋刀,也生產鋸、鑿、雕、鎚、刀、墨斗,一般五金工具店需求的商品,都有生產(註二)。此時期鉋刀生產型態,除了原本已具規模的專業鉋刀生產工廠外,也出現小型代工工廠,鉋刀師傅的個人工作室,或大型複合式工具生產工廠。

從鉋刀產業發展至戰後年代初期,歷經數十年之久,培育許多專業製鉋匠師。後期,在鹿港當地的鉋刀工廠工作收入有限,又臺灣各地木工師傅對鉋刀需求量大,許多學藝有成的鉋刀匠師,遂往鹿港以外地區發展。這些鉋刀師傅投石問路,到臺灣各地開設工具店,沒想到當地木工師傅對鉋刀需求若渴,也經常發生搶購鉋刀的盛況(註三)。

到外地創業成功的消息傳回,其他鉋刀師傅也紛紛到外地尋求機會,足跡遍佈台灣各地,基隆、台北、桃園、中壢、新竹、台中、斗六、嘉義、台南、高雄、屏東,後期花蓮、台東也都有鹿港人前往設立工具店。

這些鉋刀前輩在外地賺了錢,也沒忘記提攜後進,他們回到鹿港,提供新生代手藝優良的鉋刀師傅到外地工作機會。獲得到外地工作機會的鉋刀師傅,象徵技術超越同儕,而且到外地工作的工資優於在鹿港當地工廠。有些被聘請到外地工作的鉋刀師傅,後來也在當地落腳,形成目前尚在營業的工具店,幾乎都與鹿港有人脈或地緣關係。(註四)

戰後復建時期,是鉋刀產業的全盛時期。

當台灣逐漸從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,台灣經濟起飛,工作機會增多,鉋刀製作技術不再像日治時期般神秘,進入鉋刀工廠學習鉋刀製作不再簽保密合約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註一    建成家族大哥,當時與朋友合夥一起租屋生產鉋刀,但是當時鹿港鉋刀生產已經趨近飽和。阿斌師傅回憶:建成家族大哥,聽說台北後火車站一帶(建成圓環),每天早上聚集要上工的人,可以到台北探試市場。於是和朋友兩人用扁擔挑著兩籃的鉋刀,到台北尋求銷售機會。

註二    生產多樣化工具,提高市場品牌佔有率。啟記二代老闆娘回憶,戰後時期,除了生產鉋刀外,還增設火爐,打造鉋刀刃、鑿刀、鐵鎚、刀具,也有土木建築使用的「抹刀」(鏝刀)。後來,鉋刀市場需求逐漸飽和時,「抹刀」(鏝刀)卻成了他們生產的主力。

註三   建成家族大哥,後來在建成區租下店舖,正式在台北開業,並以「建成區」的「建成」作為店名。除了自己在店舖製作鉋刀外,也由鹿港的工廠量產,然後配送到台北。剛開始都會預告鹿港寄貨時間,每次木工師傅知道到貨時間,都會早早就在門口等待,貨物一到,剛拆封就搶成一團,常常為了搶購鉋刀大打出手。

註四   鹿港司 瑞華師傅當兵回鹿港後,也到過嘉義日盛、台南建成、高雄永發、台北國興、屏東日盛(依時間順序排列)等地當過駐店師傅。鹿港司 瑞華師傅在臺灣各地與鹿港來來去去十幾載,在四十歲那年成立屬於自己的鉋刀工廠,名為⟨大仁工具行⟩。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訪談鹿港啟記、建成家族、及台中藤源家族,日治時期的生產鉋刀只夠溫飽。
在戰爭結束後,
因需要大量手工具投入復健工程,所以在短時間內賺到幾桶金。
但是當農業社會轉型進入工業社會時期,六O年代進入工業經濟社會之後,鉋刀產業受到衝擊,同業開始惡性競爭。
之後,鉋刀產業逐漸走向衰退。



戰後年代鉋刀產業發展 II